搜索
高级搜索

古今舞蹈例说

古今龙舞 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龙舞,气势磅礴,雄浑壮观,它广泛流传在祖国的南北东西。世界各地只要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就会看到龙舞。可以说,龙舞是凝聚龙之传人的一种艺术形式。 龙是我们祖先创造的一种臆想动物,是不同民族的徽号——图腾形象的集合体,记录了许多民族融合统一的历程。它有牛头和角、蛇身、鱼鳞、鱼尾及鹰爪。它是吉祥和威力的象征。 在我国辽宁西部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距今五千多年的玉龙。在河南濮阳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距今六千多年的蚌塑龙形。在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多种写法的“龙”字,酷似龙形。甲骨文中的“龙”字常与求雨的卜辞有关。《殷契佚存》219记载:“十人又五□□龙□田,又雨。”这条卜辞,将十五人与龙、田和雨连在一起,使人联想到那一排十五人,可能将龙形举起来舞动。到了汉代,已有舞龙求雨的确凿记载(见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6)。张衡《西京赋》描写了汉代百戏中龙舞的精彩表演:“海鳞变而成龙。状蜿蜿以蝹蝹。”唐代继承了汉代舞龙求雨的风俗。天大旱,宫廷组织烛龙斋祭。唐人张九龄《奉和圣制烛龙斋祭》诗有“群灵鼓舞,蔚兮朝云,沛然时雨,雨我原田”句。从汉经唐,直至清代,有关龙舞的记载,史不绝书。

推荐图书

舞论:王克芬古代乐舞论集

作者:

王克芬

ISBN:

978-7-5423-1953-1

装帧方式:

出版社:

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10

  • 甘肃教育出版社
    微信公众号

  • 甘肃教育出版社
    敦煌书坊

  • ICP备案信息 陇ICP备17005983号-1

    © 版权所有 甘肃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