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 编辑:
- 来源:敦煌研究院
013年5月31日下午,敦煌研究院资深考古学、敦煌学专家彭金章研究员应我院专业研究人员邀请,在小报告厅作了题为《敦煌景教讲座》的学术演讲。本次讲座由敦煌研究院科研处张先堂处长主持,陈列中心、考古所、信息资料中心、科研处等各部门的专业人员参加。
彭老师先为大家梳理了基督教的来历、主要内容、主要教派,特别介绍了景教是基督教的一支。接着概括性介绍了基督教、景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重点介绍了此碑的价值是中国基督教之昆仑,被中外众多考古、艺术等学者所重视。接着,系统介绍了藏经洞所出景教的6件文献和一件画幡,让大家了解了莫高窟景教文献的整体情况。讲座的最后彭老师详细介绍了莫高窟北区发现的铜十字架和B53窟发现的叙利亚文《圣经》,通过仔细的考古学对比,认定此铜十字架为马耳他十字。最后得出结论:敦煌所发现的景教文献和遗物的时代最早者为9世纪,最晚者为11世纪,以此推测,当初唐、盛唐长安洛阳一带景教呈大发展之势时,地处边陲的沙州既没有景教文献发现,又不见有关景教的文献记录,据此分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的“法流十道”可能没有敦煌所在的“陇西道”,“寺满百城”可能不包括“沙州”。而敦煌藏经洞发现9——11世纪的景教遗物,证明当时的敦煌有景教信仰,而且还有景教寺院“大秦寺”。而在敦煌莫高窟北区新发现的景教铜十字架和叙利亚圣经,无疑是宋、西夏和元代敦煌存在景教的最新证据,所以自中唐至元代,长达数百年的敦煌一直有景教存在。
彭老师以幽默诙谐的语言,精湛的学术观点和深入浅出的分析,让大家对敦煌景教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拓宽了大家的学术视野,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并在讲座结束后积极讨论。信息资料中心张主任补充了一条他所见到的敦煌出土的十字架的图像资料。最后,张先堂处长对演讲作了简要的概括和点评,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